异基因骨髓移植和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发展自20世纪70年代,移植技术的应用在治疗白血病、再生障碍性贫血等血液病方面取得了较为满意的疗效。由于异基因骨髓移植和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要求供受者之间HLA必须相合,而这种比较好地相合的几率在同胞之间也仅为25%,非血缘供受者之间HLA相合的几率极低。即使通过数十年的努力,许多国家都建立了骨髓库,以解决这一难题,但从无血缘关系的人群中寻找HLA配型相合的捐赠者的可能性还是很小,其成功率仅为万分之一左右。

  脐带血中含有比骨髓造血干细胞更丰富、更原始、更具有扩增能力的造血干细胞,并且造血干细胞移植不需要HLA基因比较好地相合,只要有三个位点相合就可以考虑进行干细胞移植。脐带血造血干细胞移植具有适应证广泛、移植物抗宿主病等并发症发生少等优点,成为了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康复的新希望。

  虽然脐带血造血干细胞移植在我国发展的历史较短,但我国已经建立了几个脐带血库,临床上也开展了多例脐带血移植。许多父母利用新生儿的脐带血救治了自己患再障的孩子,其中部分患儿成功康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