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时候,让人难过的不是为别人付出的辛苦过程,而是你自以为付出了牺牲,却没想到人家根本不领情,最终你只是感动了自己。

这种感觉在男女情感上很常见,但在亲子关系上,更常见。

只是很多时候,一心为孩子付出的父母不知道而已。

一位宝妈就这样跟我说了她的经历:

生娃后孩子奶奶表示可以帮忙带,但需要把孩子带回老家养,她舍不得,毅然放弃自己的工作,回到家成了全职妈妈。因为在孕期她就看了很多育儿书,书上说了,孩子三岁前很需要父母的陪伴。

为了孩子,她放弃了心中的诗与远方,日子被屎尿屁的琐碎所替代。放弃了工作事业、友谊同伴,逛街旅行,她的世界几乎就只剩下了孩子。

但没想到,又一次孩子惹她生气,她十分寒心,说,妈妈这么爱你,你都不知道关心一下妈妈吗?

 

图片

 

孩子看着她,十分淡定地说,你根本不爱我,所以我也不爱你。

那一瞬间,她感觉世界都要坍塌了一般。想起几年来她的付出,觉得这是场笑话。

她问我,孩子为什么会这样?是因为孩子被娇宠惯了不懂得珍惜?还是有些孩子本性如此,毫无感恩之心?

其实,我理解这位宝妈的无助和绝望。但我还是想说,很多父母爱孩子,只是以自己以为的方式去爱,却没有考虑到孩子的感受。于是最终就会出现这样的画面:你辛苦付出的爱和情感,孩子并没有接收到。

 

图片

 

想要爱孩子,什么才是正确的打开方式?

请大家牢记一句话:孩子会通过父母对他们的关注有多少,来衡量自己在父母心目中的价值,从而判断父母对他的爱有多少。

也就是说,如果父母因为工作太忙无法陪伴孩子而做出种种弥补措施(比如总买衣服零食玩具),孩子也不会因此就觉得父母是爱他的。因为他最需要父母给予的,就是对他的关注。

就好像那句经典句子“我想要的是苹果,而你却给我一车梨,还说你看我多爱你”,父母只有给予孩子的是他真正想要的,孩子才能感受到父母对他的爱。

 

图片

 

既然孩子需要的是父母的关注,那又该如何“关注”孩子呢?

1. 花时间全身心陪伴孩子(手机电话电视禁止)

很多上班族父母无法做到长时间陪孩子,但可以高质量的陪伴。

何为高质量陪伴?其实指的就是在陪伴过程中,父母用心,孩子开心,双方都很愉悦。而不是非得要绘本共读、亲子游戏。

如果共读过程中孩子不耐烦,父母还是强硬要求孩子坐下来看书,孩子气鼓鼓,父母心不在焉,又怎么称得上高质量?

相反,如果疲惫的父母只是安静地跟孩子谈话聊天,随时对孩子的问题温柔回应,这也算高质量的陪伴。

 

图片

 

2. 及时回应孩子的话语、需求,不说气话、假话

我曾看到一个视频:

女儿因赌气离家出走,父母慌忙寻找,最终将孩子找回。孩子推开门的那一瞬间,爸爸又着急又心疼,一句话脱口而出“你挺有能耐啊,会离家出走了!怎么还知道回来?”

女儿一听,脸色立变,又一次甩门离开。

这就是父母言语和内心不合一,给孩子造成了错觉。

很多父母觉得要维护自己的权威,不愿意在孩子面前表现出自己脆弱的一面,于是即便错了也不承认,还嘴硬。甚至说反话气孩子。

可是要知道,孩子会把你的气话当真,从而真的被伤到了心。

对待孩子,要身心合一。要开放地把自己的内心展示给孩子。不要用愤怒的指责来掩盖自己的无助、担心和恐惧。

 

图片

 

3.杜绝“只关注孩子的坏行为,不关注好行为”

很多父母在孩子表现正常甚至良好的时候,觉得理所应当,而当孩子一旦行为不当,父母的指责、埋怨就全都来了。

时间长了,这种“只关注坏行为,不关注好行为”的表现会让孩子觉得,我只有表现出不良行为父母才能注意到我。

于是,孩子会变得情绪化,总是以夸大的方式来表达情绪。这样更加激发了父母的反感。一家人鸡犬不宁。

这样的例子在二胎家庭中很常见。

父母们不妨回想一下,当你们的注意力和夸赞集中在老二身上时,大宝是不是就常常会“做坏事”?其实他是在提醒父母:请关注一下我,我也需要你们的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