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笔者从中山大学附属第六医院获悉,该院80后研究人员骆衍新参与的研究发现了结直肠肿瘤的恶变新机制,该研究成果有望改变临床治疗策略。
此前,广州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发布数据称,广州市结直肠癌发病率已达34/10万,十年间发病率上升了50%,相当于每天广州市有7.5个户籍居民被确诊为结直肠癌,该病成为广州市居民癌症第二号杀手。
年仅30岁的骆衍新是中山六院结直肠肛门外科的副研究员,他所参与的关于DNA甲基化控制结直肠肿瘤发生机制研究的研究结果发表在新一期的《Gastroenterology》杂志上,这是该领域为权威的期刊之一。
目前学术界认为,散发性结直肠癌主要由腺瘤发展而来。骆衍新介绍道,从正常结肠粘膜到腺瘤(息肉)再发展成为腺癌是结直肠癌的主要发展序列,这个过程一般需要经历十几年、甚至几十年的时间。但息肉作为良性病变在肠镜下即可切除,这可以有效地阻断恶性肿瘤的发生。
不过,骆衍新强调,发现息肉的老百姓也不用盲目惊慌,并不是所有的息肉都会恶变成癌,研究结果显示,约10%左右的腺瘤患者将终演变成恶性肿瘤。
据骆衍新介绍,他所在的团队检测了正常结肠粘膜、腺瘤、腺癌三种组织状态下的基因组DNA甲基化状态及关键基因突变,结果发现,DNA甲基化正是控制腺瘤究竟会不会恶变的关键机制,这为肿瘤治疗提供了新思路。
同时,研究中发现的关键基因位点,有望成为预测肿瘤是否会癌变的生物标记物,从而用以指导临床路径及随访策略的制定。一直以来,阐明哪些良性疾病会恶变是制定合理治疗方案及随访的前提。骆衍新表示。(记者/曹斯 实习生/白晨晖 通讯员/简文杨)
转载请注明:91健康网 http://www.7991.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