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老中医:以为盗汗是阴虚引起的服六味地黄汤反而加重应该吃什么中药能治好?盗汗在西医临床没有明确的好方法对症来治疗,一般做各项检查多不见明显的异常,而中医通过辨证论治,对症下方而屡有其效,盗汗虽是小症,但不认真辨证或者掉以轻心的话,却往往无功而返,这是因为虽然盗汗阴虚居多,但临床中其他原因引起的盗汗也屡见不鲜,比如湿热迫汗外出也可导致盗汗发生,此外临床中尚可见阳虚盗汗、血虚、血瘀盗汗等。
张景岳《景岳全书·汗证》曾说:“不得谓盗汗必属阴虚也”,“盗汗亦多阳虚也”。《丹溪心法》云:“盗汗属血虚”。王清任之《医林改错》中有谓:“竟有用补气、固表、滋阴、降火,服之不效,而反加重者,不知血瘀亦令人自汗、盗汗,用血府逐瘀汤。”补充了针对血瘀所致自汗、盗汗的治疗方药。故临床要考虑到各种引起盗汗的病因,结合患者具体病情,深入分析,把握病机,辨证论治,合理用药,才会取得较好的疗效。
盗汗医案一则:
患者男,32岁,盗汗3月余。病史:患者素嗜酒,于初秋乘凉露宿,醒时周身汗出,患者以为气候炎热,即用冷水淋浴后就寝,但夜半气候已凉,醒时仍遍身汗出。此后每夜如是,曾多方求治达3个月余,均诊为阴虚盗汗。先后服过六味地黄汤、当归六黄汤、生脉散等益气养阴泻火之剂和固涩敛汗之药,不但无效,盗汗反增。后经人介绍慕名来门诊求治。
诊见:夜寐汗出,以头面、胸背为多,并诉头晕体倦,烦热纳减,口干饮少,小便短赤,大便正常。舌质红,苔薄根腻。脉濡而数。
辨证分析:患者因卫气昼行于阳,夜行于阴,故白天表卫固密,则汗无以外泄,入夜卫气行阴,则表卫失固,湿热蒸迫则汗出外泄。
中医诊断:为湿热内蕴,蒸迫汗出之证。治法:芳香透泄,淡渗清利。
中药处方:薏苡仁、滑石、藿香叶、赤茯苓、蚕沙、大豆卷、白豆蔻仁。开中药5剂代煎服,日一剂,分早晚温服。
初诊后患者未复诊,门诊遂电话随访获知:患者连服3日后盜汗大减,再服2日后而盗汗等诸症皆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