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水节气|春寒犹在、湿气来袭!中医“健脾祛湿、温补阳气、调和肝脾”养生全攻略来啦

  2025年2月18日恰逢雨水节气,作为春季的第二个节气,此时降雨增多,环境潮湿,湿邪容易侵犯,故要防湿邪,而脾土主运化,喜燥恶湿,湿邪侵犯最易伤脾阳,故当调脾胃,春季属木应于肝,朝气勃勃,肝气正旺,理应疏肝,以防其郁滞或过亢。在雨水这个时节,天气变化多端,是全年寒潮出现最为频繁的时段之一 ,气温忽冷忽热、乍暖还寒,寒湿交织是这个季节的气候特点,故而中医强调此时养生应遵循“健脾祛湿、温补阳气、调和肝脾”的原则。以下结合传统中医理论与节气特点,整理具体养生方子及方解,助您顺应自然规律,安稳度春。

雨水节气,养生重点

  雨水节气

  养生重点

  立春是进入春天的“序曲”,那雨水便是春天的第二个乐章。雨水节气,大部分地区将完成由冬藏到春发的过渡,此时,初春阳气升发,地气蒸腾,携带着湿气的风木之气与尚未退散的冬寒交织,形成“寒湿”之邪,悄然侵袭人体。所以我们要抓住一年中推陈出新的这一段时节,把积攒一冬天的瘀浊垃圾都清理干净,给自己创造一个有助于生发的身体环境,雨水的到来会加重环境中的湿气,所以既要排湿气,也要排寒气,更要养护好阳气,调理好肝脾,寒湿自消。

健脾祛湿

  1、健脾祛湿

  雨水后湿气渐重,易困脾阳,导致食欲不振、腹胀腹泻等问题,需通过饮食与起居调节脾胃运化功能。

温护阳气

  2、温护阳气

  此时虽气温回升,但“倒春寒”频现,需注意腹部、膝盖等部位的保暖,避免寒湿侵袭。

疏肝理气

  3、疏肝理气

  春季肝气升发过旺易克脾土,需调和肝脾,避免情绪波动影响消化功能。

  养生方子

  功效分析

一、4款食疗方

  1、雨水青丝烙(温中健脾)

  材料:萝卜200克、芥菜100克、面粉50克、鸡蛋1个、白芷2片、小葱、胡椒粉、盐适量。

  做法:萝卜、芥菜切丝焯水,与面粉、鸡蛋、调料混合成糊;白芷炒香后煎烙成饼。

  功效:白芷祛风散寒,萝卜行气消食,芥菜清热利湿,合而温中健脾,化湿和胃。

  2、山药薏米红枣粥(健脾祛湿)

  材料:山药150克、薏苡仁60克、粳米100克、红枣30克。

  做法:薏米提前浸泡,与粳米同煮至开花,加入山药、红枣煮至稠烂。

  功效:山药补脾益肾,薏苡仁利水渗湿,红枣养血安神,适合脾虚湿盛者。

  3、芡实莲子苡仁汤(固肾止泻)

  材料:排骨500克、芡实30克、莲子20克、苡仁30克、陈皮5克、生姜3片。

  做法:排骨焯水后与其余食材炖煮2小时,调味即可。

  功效:芡实固肾涩精,莲子补脾止泻,陈皮理气醒脾,尤宜脾肾两虚导致的便溏。

  4、凉拌青韭芽(升阳清火)

  材料:韭菜200克、绿豆芽150克、核桃碎、橄榄油、醋、蜂蜜适量。

  做法:韭菜焯水切段,豆芽焯熟,淋油醋汁拌匀,撒核桃碎。

  功效:韭菜补肾阳、通气血,绿豆芽清肝解毒,核桃温肾,可调和上焦火与下焦寒。

二、2款茶饮方

  1、雪梨甘蔗水(润肺健脾)

  材料:雪梨1个、甘蔗200克、枸杞10克。

  做法:雪梨、甘蔗切块煮10分钟,加枸杞略煮。

  功效:雪梨润燥生津,甘蔗补脾益胃,适合春季口干、食欲不振者。

  2、柴胡茯苓茶(疏肝理气)

  材料:柴胡、玉竹、白茯苓各10克。

  做法:三味药材水煎10分钟,代茶饮。

  功效:柴胡疏肝解郁,茯苓健脾利湿,玉竹养阴润燥,尤宜压力大、情绪郁结者。

三、3个起居与运动调养秘方

  1、春捂三处

  腹部:避免寒湿侵袭脾胃,预防消化不良。

  膝盖:防关节受寒引发风湿。

  脖子:护住风池、大椎穴,减少感冒风险。

  2、摩腹与提肛

  摩腹法:顺时针按摩腹部100-300次,助消化、通便;逆时针缓解腹泻。

  提肛法:吸气时收缩肛门2-5秒后放松,重复9次,可固精益肾、升提阳气。

  3、适度运动

  推荐散步、八段锦等温和运动,避免剧烈消耗阳气;清晨宜待气温回升后活动。

四、2个情志与穴位调养方

  1、保持情绪平和

  春季肝气易亢,可听音乐、绘画以舒缓压力,避免肝郁克脾。

  2、穴位按摩

  足三里(外膝眼下3寸):每日按揉3分钟,健脾胃、补气血。

  太冲穴(足背第1、2跖骨间):疏肝理气,缓解情绪波动。

雨水养生注意事项,避雷!

重要的事情说三遍:

避雷!避雷!避雷!

  1、素食未必养胃:如韭菜、燕麦等素食难消化,需搭配小米、南瓜等易吸收食材。

  2、少食伤胃:长期节食会导致胃液分泌不足,反损消化功能2。

  3、祛湿需辨体质:湿热者宜清热利湿(如赤小豆),寒湿者需温中散寒(如生姜)。

  4、勿过早减外衣,体热外泄,湿寒交换于内入骨,易伤骨关节致病,洗头及时吹干,洗头淋浴后要及时吹干头发和擦干身体,不然一则容易感冒,二则容易湿气进入体内。

  5、春季是常见病多发季节,也是过敏性疾病的高发阶段。特别是患有慢性支气管炎、哮喘、类风湿性关节炎、过敏性皮炎、湿疹、荨麻疹的患者,遇到气温突变、花絮拂面、粉尘飞扬,旧疾就会复发,甚至加重,此类患者要积极防护,尽量远离过敏源。

  6、患呼吸道疾病的人,出门要带口罩,减少到公共场合。

  7、患关节疼痛的人,要保护好自己的关节。

  8、患心脑血管疾病的人,更不可忽视“倒春寒”的影响。

  雨水节气

  养生结语

  雨水节气养生需综合饮食、起居、运动、情志四方面,顺应“天时地利”。通过甘味健脾、辛温祛湿、固护阳气的食疗方,配合适度运动与情绪调节,可有效抵御寒湿邪气,为春季健康打下基础。若症状持续加重(如黑便、剧烈腹痛),应及时就医,避免延误病情。

  来源:图文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

  声明:本文仅作科普,如有相关疾病,请及时联系就诊,谨遵医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