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刺治疗三叉神经痛是常用的治疗方法,而若术者选穴不准确,操作不当,针具或穴位消毒不严,针刺过强,以及患者心里紧张、恐惧、饥饿、疲劳、身体虚弱、有过敏体质时,或者在针刺过程中急剧变动穴位或手法等,均可造成意外。为此,医生一定要做好预防及处理的准备。
(1)预防:如发生意外,应迅速作出正确判断,以便进一步救治。晕针的临床症状轻者为头晕,胸闷,恶心欲吐,面色苍白,打哈欠,手足发凉等;重者则可突然意识丧失,昏扑在地,大汗淋漓,双眼上翻,二便失禁,少数患者可伴惊厥发作。
(2)处理:应迅速拔针,将患者扶至空气流通处平卧,两腿抬高,静卧数分钟即可,如仍不好转,可予以服温开水。重者可用艾条温灸百会穴或刺人中、太冲穴,亦可加刺水沟、涌泉穴,并吸氧或进行人工呼吸,直至患者恢复知觉。待患者清醒后喝些热开水,慢慢就能恢复,如仍不见好转即请内科医生急诊处理。
①弯针。针刺以后,忽受外力碰撞或变动体位,发生弯针,应立即纠正针刺体位,轻轻捻动针体,顺着弯曲方向慢慢将针起出,千万不要用力起针,以免折断。
②滞针。滞针在捻针或起针时发生,有的甚至不能起针,这多半是由于附近肌肉痉挛所致。此时,可在针的附近处按摩,并嘱患者不要紧张,放松肌肉,轻轻捻动针即可起针。
③断针。当针折断在体内,首先让患者不要移动体位,如有针体露出体外,用手术镊子即可拔出。如断针全部在体内,须通过外科手术取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