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
六月,正是荔枝上市的时节,苏轼在《惠州一绝》中感叹道:“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其美味由此可见一斑。
新鲜的荔枝果肉洁白晶莹,清甜爽口,挂齿留香,风味独特,不禁想起杜牧在《过华清宫绝句》:“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这首诗描绘的正是唐玄宗为博贵妃一笑,不远万里派人快马加鞭运送荔枝到宫中,众妃子吃荔枝的场景。
荔枝
荔枝又名离枝、丹荔。属热带水果,也是岭南佳果。《本草纲目》记载说荔枝:其果实不宜保鲜,人们常晒干烘干,或蜜煎才能久存。
新鲜成熟的荔枝,果肉色白如玉,味甜而多汁,亦有个别品种果肉偏酸,多食令人发虚热。李时珍说“荔枝气味纯阳”,新鲜荔枝吃多了,会牙龈肿痛、鼻出血。所以,有蛀牙及上火的人忌食。
荔枝壳
《本草纲目》记载荔枝壳主治:痘疮出不爽快,煎汤饮之。又解荔枝热,浸水饮。
《物类相感志》云:食荔枝多则醉,以壳浸水饮之即解。此即食物不消,还以本物消之之意。荔枝壳性味苦寒,能解荔枝之热,吃完果肉后,还可用荔枝壳煎水喝帮助下火。
当下正是荔枝上市的季节,大家开怀畅吃荔枝的时候,一不小心可能吃多,难免会上火。可取荔枝壳煮水服,或者泡水喝,能解吃荔枝过多导致的火热。民间也流传解荔枝上火之招为:荔枝壳和核一起煮水喝。
荔枝核
相传,唐代大诗人白居易得了疝气病。妻子春兰到郎中家取药,郎中问明病情后,把预先包好的中药给了春兰。春兰回到家,打开一看,是几粒荔枝核。
“是不是开错药了?”难道荔枝核能治疝气病?为了慎重起见,春兰又到郎中家询问,郎中说他给的药就是荔枝核。春兰这才熬了荔枝核水,让白居易服用。没过几天,白居易的疝气病就好了。
后来,白居易告诉了一个御医。御医在编“本草”时,收集上了荔枝核,就这样,荔枝核成为一味中药流传了下来。
《本草纲目》记载荔枝核:味甘、涩,性温,无毒。主治:心痛、小肠气痛,以一枚煨存性,研末,新酒调服。治㿗疝气痛,妇人血气刺痛。
李时珍说:荔枝核入厥阴,行散滞气。
脾痛不止:荔枝核为末,醋服二钱,数服即愈。《卫生易简方》
妇人血气刺痛:用荔枝核烧存性半两,香附子炒一两,为末。每服一钱,盐汤、米饮任下,名蠲痛散。《妇人良方》
疝气㿗肿:(孙氏)用荔枝核(炒黑色)、大茴香 (炒)等分,为末。每服一钱,温酒下。亦治诸气痛。
阴肾肿痛:荔枝核烧研,酒服二钱。
肾肿如斗:荔枝核、青橘皮、茴香等分,各炒研。酒服二钱,日三。
荔枝核药膳
荔枝核糖水
材料:荔枝干或新鲜荔枝(去壳,留下肉和核),大枣去核3枚,冰糖适量。
做法:以上材料洗净放入锅中,加适量水,煮沸后改成小火,煮30-40分钟即可,喝糖水。
功效:理气散结,散寒止痛,润燥,适用于烦渴、口臭、胃脘寒痛等症。
荔枝核陈皮海带汤
材料:荔枝核5枚,橘核3克,陈皮2克,海带适量,生姜3片,猪瘦肉150克。
做法:以上材料洗净,荔枝核和橘核打碎,海带浸泡洗干净切丝,一起放入锅中大火煮开后,改为小火煮40分钟,放入盐调味即可。
功效:疏肝理气,解郁散结,适用于肝郁引起的胸胁痛。
使用注意
1、无寒湿气滞者忌服,因其辛温,宜寒凝气滞而痛之证。
2、低血糖者慎用。因其含的皂苷、甘氨酸成分能使血糖下降,肝糖原含量降低。■
【来源:广州医科大学附属中医医院,作者:王小英 药学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