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立冬|冬季暖身膳食温补肾阳增强免疫,预防心脑血管疾病!今天是2023年11月8日,立冬。立冬时节从中医角度来讲,入冬之后,虽然阳气潜藏,但是阳气潜藏的周密与否对人们健康保持具有重要影响。入冬后,容易手脚冰凉的朋友,温经通脉,温阳散寒,将是各位手冷党能温暖过冬季和保持身体健康的重要方法,而立冬作为入冬之初,正是为迎接冬天和预防寒邪伤人的重要时节。在这寒冷的天气里,强壮而又温暖的身体才是保障健康的根本。民间常说“手暖暖一冬”,可见保持身体温暖的重要性。并且在入冬以后,寒邪为患,中医讲“寒性收引”,寒邪能闭阻人体毛孔,收缩经脉,导致血流缓慢,容易引发心脑血管疾病。但是如果身体温暖,那么寒邪就不能伤害,经脉、汗孔则舒张正常,从而可以预防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下面给大家推荐几款能暖身体,防疾病且好吃又营养的膳食:
1、当归生姜羊肉汤
这是医圣张仲景的一首食疗方,当年仲景正是以此解救了众多冻伤的百姓,所以此汤温补散寒的力量是非常可观的。
食材:羊腿肉500g,当归10g,葱姜少许,花椒适量,盐适量,醋少许
做法:将羊腿肉切块,先用冷水浸泡30分钟,焯水后备用。砂锅内放少许油,下入葱姜、花椒煸炒出香味,将羊肉一起加入翻炒出香味后加入温水,没过羊肉2~3厘米,放入当归片,小火煲熟后加入盐、醋调味即可。
功效:温阳补精,补血散寒。中医认为,羊肉补形补精,当归补血和血,再配合花椒、生姜、大葱温中散寒,能起到温阳补精,养血散寒的效果,简单来说就是暖身、增强免疫。
2、沐足防寒 潜藏阳气
中医认为,在潜藏阳气的众多方法中,最好、最温和的莫过于沐足法。沐足可以将浮越的阳气引导到身体下部潜藏起来,防止浮越在上,耗散阳气,导致身体虚弱。通过沐足的方法,可以起到潜藏浮阳、安神助眠,温经通络,增强免疫力的功效。可谓是有病者能治,无病者沐足可以健身延年。
下面给大家分享一首效果非常好的潜阳沐足方。
【组方】艾叶20g,肉桂粉10g,川芎15g,当归15g,干姜10g,蜀椒10g,细辛10g,牛膝30g。
【用法】上药为一次泡脚用量。将上面的药物进行打粉,打粉后装入一个大茶包中,加入适量的水进行煎煮,待水沸腾后,再持续5min左右,即可倒出来泡脚。
【功效】温阳散寒、潜阳安神。这个方法最适合平时身体冷,失眠,痛经,肢体麻木疼痛的朋友们。
3、温阳散寒·真武汤
立冬时节,秋冬转换,寒冷渐加,此时阴气盛,阳气弱,寒邪则易伤害人体,消磨正气。寒邪侵袭虚弱人体,往往给人体造成较重的疾病,如此则常见手脚冷,心慌,精神差,腹痛腹泻,头晕,容易感冒,怕冷,舌淡,脉弱等症候。对于这样的情况,我们可以选择这首具有温阳利水效果的方子——真武汤。具有温阳散寒利水的作用,适合平素身体虚寒,容易怕冷和受凉便腹泻,头晕,心慌的朋友。
真武汤的组成:
熟附子(先煮30min)、茯苓、白术、白芍、生姜。温馨提示:此处具体剂量加减应用需在中医辨证指导下使用。
这个方是治疗肾阳不足,水气泛溢的常用方,尤其适合阳虚水泛类型的疾病。如果阳虚方不是很严重,以气虚乏力为主要表现时,可以将附子替换为黄芪30g,来益气温阳。
真武汤方适应症:小便频数,心慌,头晕,身体筋肉抽动,站立不稳,四肢沉重伴疼痛,浮肿;或腹痛,泄泻;或咳喘。舌质淡胖,边有齿痕,舌苔白滑,脉沉细。
伴随着立冬的到来,冬天已经步入人间。在这寒冷的冬季,我们要注意保暖、补养身体,保护阳气,通过一些饮食和保健方法来巩固自己的阳气,为过冬打下坚实的物质基础。入冬在即,大家快把这些有用的养生方法与亲朋好友们分享,一起增强免疫力,健康过一冬吧~